公司培訓辦公室計算機使用的基礎知識 |
|
雙擊自動滾屏 |
發布者:qh辦 發布時間: 閱讀:6250次 |
公司培訓辦公室計算機使用的基礎知識 ----辦公計算機的正確使用方法 1、基本原則: ①學會正確地使用計算機、安全地使用計算機、科學地使用計算機。要按計算機規定程序操作;要定期按時升級殺毒軟件;要按照企業的電子文檔管理規定,及時整理每天產生的新文件;清除已經作廢的文件;將正在使用或者等待領導審批的文件存入臨時文件夾;分類編輯正式文件的電子序號;存入指定的專用文件夾,并作好正式文件的備份,同時存入機器硬盤和移動硬盤。便于今后工作需要時的快捷查詢。不要讓計算機因你的錯誤操作而出現故障,造成企業經濟損失。 ②與他人共用電腦時,要協調好電腦的使用時間,應根據任務量的輕重緩急區別對待。 ③未經允許,不要查看別人的文件。注意機密文件的保密。 ④不要在工作時間上網聊天、玩電腦游戲。(業余上網聊天,萬一感染了病毒,正常殺毒軟件不能消滅病毒時,可以下載專用殺毒軟件) ⑤工作結束后,應清理桌面多余的圖標,按規定程序關閉計算機,同時保持環境和設備的整潔。 2、提高計算機運行速度的辦法
(1)合理使用硬盤;:5點。合理分區和合理使用
分好區后如何使用是最為關鍵:4點
②使用"優化大師"之類的系統修改軟件,把"我的文檔"、"上網緩沖"、"上網歷史"、"收藏夾"等經常要進行寫、刪操作的文件夾設置到D盤上,盡量避免其它分區產生磁盤碎片而降低硬盤性能。
(2)虛擬內存的合理設置。這個問題較復雜,留在以后在講。
(4)慎用"安全類"軟件 3、電子檔案的保存與維護 (1)要建立適合于磁、光介質保存的環境。 諸如溫濕度的控制,存放載體的柜、架及庫房應達到的有關標準,載體應直立排放、并避光、防塵、防變形,遠離強磁場和有害氣體等。 (2)要保證電子檔案內容邏輯上的準確。 電子檔案的內容是以數碼形式存儲于各種載體上的,在以后的利用中,必須依賴于電子計算機軟硬件平臺,將電子檔案的內容還原成人們能夠直接閱讀的格式進行顯示。這對于電子檔案而言是一個較為復雜的過程。 因為,電子檔案來自各個方而,往往是在不同的電子計算機系統上形成的,且在內容的格式編排上也不盡—致,這種在技術和形式上的差異,必然導致在以后還原時所采用的技術與方法的不同。而電子檔案在形成時所依賴的技術,往往是已經過時的技術,這是科技進步所帶來的必然結果。 因此,除對電子擋案本身進行很好的保存外,還必須對其所依賴的技術及數據結構和相關定義參數等加以保存,或采用其他方法和技術力加以轉換。 (3)要保證電子檔案的原始性。對于一些較為特殊的電子檔案,必須以原始形成的格式進行還原顯示。可采用以下三種方法:—是保存電子檔案相關支持軟件,即在保存電子檔案的同時,將與電子檔案相關的軟件及整個應用系統—并保存,并與電子檔案存儲在—起,恢復時,使之按本來的面目進行顯示;二是保存原始檔案的電子圖像;三是保存電子檔案的打印輸出件或制成縮微品,因為這是最為穩妥的永久保存方法。 (4)要保證電子檔案的可理解性。對一份電子檔案的內容來說,常常有不被人完全理解的情況。為了使人們能夠完全理解一份電子檔案,就需要保存與檔案內容相關的信息。這些信息應包括:元數據;物理結構與邏輯結構的關系;相關的電子檔案名稱、存儲位置及相互關系;與電子檔案內容相關的背景信息等。 (5)要對電子檔案載體進行有效的檢測與維護。電子檔案載體是磁性載體,極易受到環境的影響。因此,對所保存的電子檔案載體,必須進行定期檢測和拷貝,以確保電子檔案信息的可靠性。定期檢測,應每年一次,采用等距抽樣或隨機抽樣的方式進行,樣品數量以不少于10%為宜,以一個邏輯卷為單位。首先進行外觀檢查,確認載體表面是否有物理損壞或變形,外表涂層是否清潔及有無霉斑出現等。然后進行邏輯檢測,采用專用或自行編制檢測軟件對載體上的信息進行讀寫校驗。通過檢測發現有出錯的載體,須進行有效的修正或更新。應每四年拷貝一次,且原載體繼續保留的時間不少干四年。對于電子檔案的檢測與維護,必須進行嚴格管理,因為任何一次誤操作,都可能使保存的電子檔案遭到人為損害,甚至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失。必須建立相應的維護管理檔案,對電子檔案的檢測、維護、拷貝等操作過程進行記錄,避免發生人為的誤操作或不必要的重復勞動。 對電子檔案的有效保存與維護,是—項極其重要而復雜的工作。因而,應充分考慮環境、設備、技術、人員及電子檔案的特點等條件,制定技術方案和工作模式,并采取有效措施,以確保電子檔案的安全可靠,能夠永久地處于可準確提供利用的狀態。
(qh辦)
|
贊美生命 共筑城市
2002-2016